国旗下讲话:拒绝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
发布日期:2023-03-20 16:00:00   作者:浦亚方   点击量:

拒绝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

张弘毅 侦查办案中队中队长
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同学们:

我是潘家派出所民警张弘毅,平日里我们的工作主要就是维护社会治安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但是,我们在办案过程中也接触到了一些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案件。所以,今天我想向大家讲述一下——拒绝校园欺凌,共建和谐校园。

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及其周边发生的有意的、反复的、持续的、以及对被欺凌者造成心理或身体伤害的行为。目前,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了困扰校园安全和稳定的重要问题。据统计,我国约有超过10%的青少年曾经遭受过不同形式的校园欺凌。更为严重的是,因为害怕丢脸或者担心被报复,有一部分受害者选择了沉默,而这些沉默的声音却是心理上更深刻的伤害。

那么,校园欺凌到底有哪些表现呢?在校园里,比如课堂、宿舍、操场等地方,校园欺凌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:

第一,言语上的欺凌。比如,羞辱、嘲笑、恶意评价等。这种欺凌伤害力不可小觑,会对被欺凌者的自尊心产生极大的打击,进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。

第二,身体上的欺凌。比如,殴打、推搡、侵犯私人物品等。这种欺凌可能会导致受害者身体受伤、财物损失等严重后果,更有甚者还会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。

第三,网络上的欺凌。现代科技的普及,让校园欺凌在网络上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。网络欺凌主要指通过互联网平台,利用信息技术对他人实施的人身攻击、辱骂、谩骂等不当行为,其影响甚至可能更为深远。

校园欺凌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伤害,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伤害。举个例子,20202月,湖南省娄底市一所初中一名初一学生因为长相略有缺陷,在学校里被同学和班主任一同羞辱、鄙视和欺负。最终,受害者在家中放火自杀身亡。这样的事件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。如果不及时制止和处理,这些校园欺凌事件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。

另一个例子是20181月,湖南省岳阳市有一个叫做张明的小学生,他是班里的学霸,但他身体虚弱,身材瘦小,性格也较为内向。他的班上有一些学生,因为嫉妒他的成绩,就开始对他进行各种形式的欺凌,比如诋毁、排挤、威胁和肢体暴力等。这些行为让张明变得越来越沮丧和自闭,也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。最后,他因为无法承受校园欺凌的压力,选择了离开学校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这些事件告诉我们,校园欺凌会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,造成心理创伤、自卑、抑郁等问题,甚至导致悲剧发生。同时,校园欺凌也会影响校园的安全与和谐,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,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。我们必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,共同努力,拒绝校园欺凌,共建和谐校园。

0320校园欺凌2.jpg



相关信息


管理登录

武进区教育网站群     版权所有:  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

苏ICP备10052206号-1

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